
为进一步做好复学返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入贯彻辅导员“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工作理念,增强辅导员队伍的凝聚力,促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2020年6月30日14:30,贵州民族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案例研讨会在大学城校区德馨辅导员工作室召开。辅导员代表陈勋、李传江、孙海峰、肖立尧、孙贤、周泉参加此次研讨。会议由学工部思政科科长王倩倩主持。
王倩倩以典型心理健康案例为切入点,引导辅导员们进行交流。各学院辅导员就学院实际和自身工作状况,分别谈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共同探讨工作中遇到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李传江认为,学院有些同学对专业不熟悉或不喜欢所学专业,容易产生困惑,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机械电子工程学院辅导员孙贤曾经接触长期患有抑郁症的学生,辅导员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学生的情绪仍时好时坏,这让她思考:面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时,辅导员应该怎样去开导学生?从哪些方面去帮助学生?

针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民族医院学院辅导员孙海峰认为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面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如心理严重的学生,建议医学治疗;二、及时联系家长,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情况;三、对有心理问题学生的校园生活要密切关注,让近距离接触的人(如室友)密切关注其情绪波动情况并及时向学院报备。

数据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辅导员肖立尧表示,疫情期间,学院会出现退学、休学等情况。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重点是老师要耐心引导,多关注各种表现、心理变化;要与父母沟通,了解学生情况。建筑工程学院辅导员周泉强调,心理健康也是需要有一个规划,才能更好地应对像此次疫情一样的突发事件。作为辅导员,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多加关注,与他们沟通,尽力帮助他们、疏导他们。

学工部辅导员陈郧则提醒,大学生在与男(女)朋友交往时需要注意心理情绪,把握好尺寸,学会管理好自己的心情,安排好时间,避免影响学业留下遗憾。

王倩倩老师表示,通过这次疫情,也向我们发出一种信号——作为辅导员的我们要积极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帮助,走进学生的心里去,这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