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下午,贵州民族大学2020年辅导员素质提升暨学生干部培训班第三讲在大学城校区学生活动中心开讲。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院长董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给同学们上了生动精彩的一课。
(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院长董强进行授课)
课上,董强院长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原创论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他介绍了古代中国各民族之间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形成的有趣文化知识。那些由少数民族地区传到汉族地区的文字语言,是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的灿烂成果。
董强院长叮嘱在场师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要树立正确的三观,要为社会做贡献,坚决反对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要见万人,向身边最优秀的人学习,向全国高校最优秀的人学习。他认为,工作、学习中,不应有太多抱怨,“我们是来奋斗的”。他还勉励全体师生定个目标,持之以恒,未来可期。
(场成员认真听讲)
通过学习董强院长讲授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明白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既与整体的规范尊严相关,又与个体的德性修养相连;既关乎整体的命运走向,也涉及个体的生命价值。有耕耘才有收获,有付出才有结果。唯有参与铸牢过程、巩固铸牢效果,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促成小我和大我的自觉自立、自爱自尊、自主自律和自强自信,最终实现个人梦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图:甘甜(实习)、刘炳积(实习)
文:姚晶权(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