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英国科学家斯蒂芬·霍金说过这样一句话:“记得仰望星空,不要低头看脚下,无论生活有多么艰难,请尝试保持一颗好奇心,你总能找到属于你的路和属于你的成功。”在人生的旅程中,总有一些人,他们或许并非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方向,或许一开始的时候是如此的迷茫,但却能在经历种种后,仍然保持属于自己的品质,并找到属于自己的闪耀之路。
贺家兴,男,汉族,共青团员,贵州贵阳人。现就读于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2022级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曾担任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团委学习部副部长,曾担任贵州省地质博物馆讲解员并获得星级志愿者称号,荣获创新创业大赛校赛银奖、挑战杯省级三等奖以及校级奖学金等。
在一次偶然的老家之行,贺家兴得知侄女所在的小学正面临教师匮乏的困境时,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他主动与校长取得联系,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支教老师的旅程。刚开始,他每天都满怀激情地为孩子们上课,仿佛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实的艰辛逐渐显露出来。由于乡村学校师资匮乏,贺家兴不得不一个人承担多个科目的教学任务,每天的课表都排得满满当当。改作业、备课,常常忙到凌晨,疲惫逐渐侵蚀了他的热情。有那么几次,他甚至萌生了放弃的念头。但是,每当他走进教室,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他就又坚定了继续下去的决心。
就这样,日复一日,贺家兴逐渐适应了这种忙碌而充实的生活。支教的日子虽然辛苦,但也让他收获了满满的感动和成长。当他结束支教,重新返回自己的课堂时,那段难忘的经历依然时常在他的心头浮现。
2022年9月,贵阳疫情形势严峻,学校实行了严格的封闭管理,每日的核酸检测成了常态。在这个关键时刻,贺家兴同学没有选择退缩,而是主动站了出来,成为了一名普通的校园志愿者。
每天,当大多数人还在梦乡之中时,贺家兴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等待召唤。无论是凌晨时分,还是其他任何时刻,只要有需要,他总是第一时间响应,毫无怨言地投入到工作中。他帮忙搬运物资,确保每一份必需品都能及时送到师生手中;他还协助医务人员,耐心细致地引导大家进行核酸检测,确保整个过程有序进行。贺家兴同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抗击疫情贡献了一份力量。他的付出,虽然看似微小,但却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行为,不仅体现了个人对集体的关心和支持,更展现了一种超越小我、成就大我的精神境界。在疫情的阴霾下,他用自己的光芒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成为了大家心中值得信赖和依靠的力量。
贺家兴在支教中发现偏远地区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匮乏,决心为这些孩子提供更多支持。鉴于全国心理健康教师数量有限,他考虑利用互联网技术解决这一问题。贺家兴团队计划通过网络平台云授课,利用乡村学校多媒体设备,让孩子们接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他们选择《心灵疗愈——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平台》作为参赛项目,并得到了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专业指导。目前正开发预约软件,预计明年上线。贺家兴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深厚的爱心和强烈的责任感。他的故事,就像一束朴实而坚定的光,照亮了前行的道路,默默地传递着爱与责任的力量。
学长寄语:
在学习专业知识的道路上,我们不光追求学问的深入,也要努力拓宽知识的边界。大学,这个知识的宝库,给我们搭建了一个极好的平台,而能否用好这个平台,就完全看我们自己的用心和努力了。
在这里,我们就像一个个勤劳的登山者,一步步向上攀登,总梦想着能登上学术的高峰。同时,大学也像一座桥,为我们连接了许多通往成功的路,让我们的眼光在知识的世界里越来越宽广。
所以,在大学这段珍贵的时光中,我们应当珍惜每一个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不仅为了让自己更加充实,也为了给未来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好充足的准备。让我们带着满腔的热情和持续的努力,一起写下属于自己的美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