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以“行走的思政课”为载体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在沉浸式体验中汲取砥砺奋进的力量,2025年7月17日,贵州民族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 “跟着第一书记去驻村” 社会实践服务队来到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平村旧址。
和平村旧址坐落于镇远卫城和平街南侧,曾是晚清镇远总兵署衙门,民国初年为贵州省第二模范监狱,抗战时期为国民政府第二日本俘虏收容所。作为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日军战俘收容所旧址,它不仅见证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宽待战俘的人道主义精神,更承载特殊的历史记忆与民族情感。
和平村旧址合影
怀着崇敬之情,队员们走进和平村,沿着历史的足迹,依次参观了办公楼、礼堂、医务室、监禁室等场所。
参观和平村历史展陈馆
走进和平村历史展陈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照片以及详实的史料,生动地再现了抗战时期日军战俘在此接受改造、学习文化知识、参与生产劳动的生活场景,以及管理人员秉持人道主义原则开展管理教育的历史细节。队员们驻足凝视,眼神中满是凝重与思索,他们轻声交流着,生怕打破这历史的静谧。
透过这些历史遗迹,大家深刻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体会到了中华民族在危难之际展现出的宽容胸怀与民族气节。同时,也对我国倡导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队员李金娜为团队深入讲解
担任临时讲解员的队员李金娜感慨道:“这次参观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直观的感受,课本上的文字变成了眼前的实景,和平村的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民族大义与人性光辉,让我在历史现场触摸到信仰的温度——原来宽容不是软弱,是瓦解仇恨的力量。作为青年,我们既要铭记伤痛,更要传承这份胸怀,让和平的种子在心中扎根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