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最新消息
· 【书香浸润心灵,感悟点亮生活... 2024/11/22
· 【书香浸润心灵,感悟点亮生活... 2024/11/21
· 贵州民族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服... 2024/11/21
· “润心赋能担使命 凝心聚力共成... 2024/11/20
· “阅启新章 奔赴书海”读书陪伴... 2024/11/19
【书香浸润心灵,感悟点亮生活】我读NVC有感⑤——请求帮助
2024-11-10 21:32   来源:民大学生在线 审核人:
DAA4  

从“观察”到“感受”,从“需要”到“请求”,《非暴力沟通》的每一个章节都藏着通往成长的“心”秘密。为期14天的阅读打卡学习中,我们一直在寻找那把能打开心灵之门的钥匙,而这本书籍,正是那最温柔的引路人。

15EE    


 我读《非暴力沟通》有感

第六章:请求帮助

——“阅启新章,奔赴书海”

阅读活动学员学习感想⑤


在生活的海洋中,我们常常渴望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实现有效的沟通。而《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就如同一座明亮的灯塔,为我们指引着沟通的方向。第六章“请求帮助”更是为我们提供了具体而实用的方法,让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书中提到:“我们提出的请求越具体越好。如果我们的意思含糊不清,别人就难以了解我们到底想要什么。”这句话犹如一记重锤,敲醒了我在沟通中常常陷入的模糊状态。回想过去,我在与他人交流时,常常只是泛泛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没有明确地提出具体的请求。比如,我可能会对家人说:“我希望你们多关心我。”但这样的表达过于笼统,家人并不清楚我具体需要他们做什么。而通过学习非暴力沟通,我明白了应该具体地说出自己的请求,比如:“我希望你们在我放学回家后,能花十分钟时间听我分享一下今天在学校里面的事情和心情。”这样明确的请求,更容易让对方理解我的需求,从而提高沟通的效果。

在工作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明确请求的重要性。有一次,我负责一个小组作业ppt关于近代历史的,需要小组成员的配合。一开始,我只是简单地说:“大家要积极配合这个小组作业。”结果大家的行动并不一致,作业进展缓慢。后来,我学习了非暴力沟通的方法,明确地向每个成员提出具体的请求:“吴,麻烦你可以在明天上午之前把小组作业里面需要的视频整理好发给我一下吗?“李,你帮忙找一下ppt内容里面的中国精神这个,确认我们要写的内容,麻烦在后天下午给我一下好吗?” 这样明确的请求让团队成员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任务,项目也得以顺利推进。

此外,书中还强调了请求与命令的区别。“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这让我反思自己在与他人相处时,是否常常把请求变成了命令。比如,我对我男朋友说:“你陪我去逛街吧。”如果男朋友拒绝了,我可能会生气地说:“你为什么不陪我去?”这样的反应就是把请求变成了命令,让男朋友感到压力和不舒服。而真正的请求应该是尊重对方的选择,即使对方拒绝了,也不会批评和指责,选择正确的方法才会让双方都满意。

在学习《非暴力沟通》的过程中,我也不断地尝试将书中的理念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一次,我和家人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了争执。我本来想指责他们不理解我,但我想起了非暴力沟通的方法,于是我先冷静下来,观察自己的情绪和需求。我发现我其实是希望家人能够尊重我的意见,于是我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表达了我的请求:“我知道我们在这件事情上有不同的看法,我希望你们能听听我的想法,也尊重我的决定。”家人听了我的话,也冷静了下来,我们开始心平气和地讨论问题,最终找到了一个大家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刻地体会到了非暴力沟通的力量。它让我学会了用更加具体、尊重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请求,避免了不必要的冲突和误解。同时,它也让我更加关注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在未来的生活中,我将继续践行非暴力沟通的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我相信,只要我们都能学会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请求,倾听他人的声音,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


15EE    


热爱阅读、渴望成长的同学们,加入我们的 “读书有感大征集” 活动,让我们一起在文字的海洋里遨游,探索沟通的艺术,收获生活的智慧。一起用文字记录成长,用感悟点亮生活!期待在书海中与你相遇,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精彩篇章!

01

征稿内容要求

1.内容要求:可投稿相关书籍的读后感作品,内容真挚、表达观点准确。

2.实践感悟:结合个人经历,讲述至少一个将书中理念应用于学习、生活或工作中的实例,展现其对你产生的积极影响。让文字成为情感的载体,真挚而有力。

3.字数要求:不少于800字的原创佳作。

02

奖励机制

经过学生在线新闻中心的精心审核和择优录取,一旦被学生在线平台采纳,您将获得一份精美的文创礼品。

03

提交指南

1.请将稿件命名为:“学院+姓名+专业+联系方式”。

2.坚守原创,拒绝AI写作与抄袭,每一份真诚都值得被尊重。

3.投稿邮箱:gmdxgbszk@163.com,期待你的佳作降临。



别让灵感只留在心底,让文字成为连接彼此的桥梁。快来加入我们,一起用文字记录成长,用感悟点亮生活!期待在书海中与你相遇,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精彩篇章!

让我们携手,以书为舟,以梦为帆,启航吧!




关闭窗口
快速通道 Expressway
中国·贵州·贵州民族大学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邮编:550025

网站安全隐私说明   版权声明   本站由贵州民族大学维护   黔ICP备09004742号-1